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做最好的新闻系统

新内阁需要获得议会半数以上支持

  飞行器适航技术是一门专注于飞行器设计、适航验证与审定以及适航管理等方面的学科。该专业旨在培养掌握航空专业知识,熟悉适航法规,具备适航验证与审定技术以及适航工程管理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高校专业解读】校企联合 构建具有适航特色的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依托飞机设计学科培养适航验证方向的人才;2010年,教育部批准该校设立航空器适航技术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该校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相继获批“国防特色紧缺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江苏省一流专业,成为国内重要的适航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高校专业解读】校企联合 构建具有适航特色的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有朝介绍,飞行器适航技术是确保航空器安全运行的基石,它融合了航空工程、机械工程、电子工程、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知识。这些学科在飞行器设计、制造、维护、审定等各个环节中相互交织,共同构建起一个复杂而精细的安全保障体系。在高技术领域,如航空航天、智能交通等,飞行器适航技术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紧密围绕国家发展需求,立足于国际适航技术前沿,以服务国家建设、支撑学科发展、提升我国适航技术水平为核心,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秉承“整体教学、融合育人”的理念,在适航设计验证、智能监测预警、人机工效优化等方向,系统开展前瞻性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持续引领行业发展。

【高校专业解读】校企联合 构建具有适航特色的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该专业构建了多学科交叉和模块化教学理念贯穿的课程体系,从机械结构、机载电子、维修性、可靠性与安全性等多学科交叉角度进行课程修订,有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技术视野。同时,学校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合作,结合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的科学研究成果,在国内率先规划出版“航空器适航技术系列教材”。该套系列教材将成为国内适航专业唯一一套完整的系列教材。

  此外,学院通过联合中国民用航空适航审定中心、中国商飞等企业,开设了企业课程,并聘用企业专家作为联合培养导师,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工程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引培并举,研教并重”提升师资质量,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担任教学和科研工作,形成了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构建了由知名教授学者领衔的7个教学团队,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专业解读】校企联合 构建具有适航特色的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为了宣传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本专业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智汇适航”系列活动。通过适航论坛、适航探秘、适航媒体和适航践习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根据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每年进行的“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毕业生对本科期间自身发展的满意度均达到93%以上,对课程教学、学习环境等教育教学方面的满意度均高达100%,在其最终进入工作岗位后,工作内容与专业相关度超过90%,且近年年平均离职率仅1%,毕业生满意度及专业培养方案与行业需求契合度极高。

【高校专业解读】校企联合 构建具有适航特色的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始终秉持“智周万物,道济天下”的校训精神,为国家的航空航天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适航技术领域的杰出人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陆中表示,过去二三十年,我国航空事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适航技术完成了从学习、追赶,到如今并跑的过程。未来,如何引领行业创新性发展,需要更多年轻的从业者加入。

  【专业名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是面向大飞机、航空发动机、机载系统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依托双一流建设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国防特色学科“航空适航技术”以及江苏省重点学科“交通运输工程”,设立的特色本科专业。本专业以C919/CR929飞机、AG600飞机、重型直升机、CJ1000/2000航空发动机等国家重大型号适航取证为需求,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高尚职业道德,扎实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能力,掌握航空专业知识、适航法规、适航验证与审定技术以及适航工程管理等实践能力的一流应用开发人才。

  本专业每年本科毕业生约20-30人,超过一半以上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继续深造。对其持续追踪调查显示,研究生毕业后最终有超过90%的学生进入中国商飞、中国商发等航空领域相关科研院所工作,充分体现了本专业以我国航空、民航人才需求为牵引的培养特色。

【高校专业解读】校企联合 构建具有适航特色的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作者

宋雅娟 肖春芳 褚嘉仪(实习)

联合出品

中国科协科普部 光明网

【高校专业解读】校企联合 构建具有适航特色的本科专业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