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做最好的新闻系统

新内阁需要获得议会半数以上支持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中华民族永续传承的人文精神与道德规范,富有永恒魅力,深具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弘扬必须紧跟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融入民族复兴、社会发展的时代脉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数字化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的新动能。

  与数字时代携手,创新非遗保护活化。在新技术快速迭代的环境下,非遗的保护方式与利用途径面临着新趋势。“非遗档案+数据库”,实现非遗立体化记录、全面化共享。加强非遗项目基础数据资源的采集与整合力度,引入专业团队进行高质量数字化加工,一方面要真实、准确、完整地做好传承人口述史、影像、音频、相关研究成果等静态数据保存与数字资源转化工作,建立全方位、可共享的非遗数据库;另一方面要以技术为支撑,打造场景化、立体化、视觉化的非遗数字档案。一是“非遗IP+全媒体”,创造非遗传播新模式。深入挖掘、提炼、升华非遗文化的内涵与精髓,创新运用多元化、时尚化的表达方式,打造多种形态非遗IP,助推非遗传播突破时空局限与圈层化、边缘化困境。首先,推动多元主体多层次合作,用全媒体新技术开发高品质非遗传媒产品,打造非遗专题纪录片,利用IP势能提升非遗传播效果。其次,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等特点,鼓励非遗传承人、从业者,通过直播间、短视频进行非遗文化展示、展演,营造全民关注非遗、传播非遗的良好氛围。二是“非遗再创造+技术升级”,平衡非遗传承和创新的关系。首先,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育及关键技术的研发,探索降低文化数字化成本的有效方式,创新非遗与数字的融合应用方式,用技术创新和多方协作推动非遗文化产品的提质升级。其次,增强传承人研培课程的实用性、技术性,鼓励非遗传承人掌握先进数字技术手段,提升非遗产品的生产效率与品质。再次,应用现代创意设计理念,把非遗传统美学与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开发实用性强、符合市场需求的非遗产品,助力非遗文化产品“出圈”。

  与现代生活接轨,释放非遗文化能量。在数字技术辅助下,非遗可以更好地与现代生活接轨,回归社区、扎根乡村,凝聚成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力量,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一是“非遗展示+数字文化设施”,提高非遗服务公共文化能力。加强数字非遗文化设施建设,打造兼具公益性和商业性的非遗文化数字服务公共平台,面向不同对象提供线上线下的非遗服务;打造互动性、体验性较强的非遗影院、非遗展馆等专题数字展示场所,利用高科技手段,还原非遗真实场景,提升非遗展陈表现力;增加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的非遗数字展陈设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成效,推动非遗融入民众日常文化生活。二是“非遗正能量+云平台”,推动非遗文化与文明实践相融合。一方面,充分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功能,搭载非遗线上宣传、推广、服务应用,扩大非遗社会能见度和覆盖面,让非遗承载的中国精神与多重价值浸润人心、培根铸魂,让更多社会主体共享非遗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鼓励非遗工坊、非遗传习所与文明实践阵地共同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非遗进乡村、非遗主题研学等志愿宣传服务活动,通过参与性强、科技感十足的非遗展示,传递非遗正能量,实现非遗的社会传承。三是“非遗传播+数字全球化”,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鼓励非遗“走出去”,借数字全球化的东风拓宽宣传推广路径,通过海外短视频平台的线上传播,以及国际交流活动、商贸会展活动中的线下体验,发挥非遗跨越文字、语言、民族的传播优势,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与群众需求契合,激活非遗“造血”潜能。非遗数字化既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途径,也是赋能实体经济、推动文化繁荣的重要引擎。一是“非遗新国潮+数字藏品”,引领非遗消费新风尚。首先,积极推动非遗数字藏品的设计开发,不断丰富非遗虚拟形态的表现形式,增强消费者的数字体验。其次,加强非遗数字藏品的宣传力度,激发“国潮”文化爱好者的兴趣和热情。再次,建立非遗数字藏品制作生产、市场准入等方面的行业规范,健全非遗数字藏品交易平台监管机制。二是“非遗品牌+直播带货”,带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一方面,创新非遗品牌运营模式,拓宽传承人创收渠道,让非遗“火起来”。另一方面,构建非遗品牌矩阵,延长“非遗+”产业链条,实现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及产业化发展。三是“非遗体验+场景建构”,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根据不同类别非遗特点,量身定制数字化场景,让人们在生动丰富的情境中感悟非遗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以高质量的虚实共生体验助推非遗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非遗数字产品和旅游场景有机融合,线上交流互动与线下沉浸体验相结合,培育非遗沉浸式体验基地,打造非遗研学、非遗演艺等旅游产品。(作者: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韩雪娇。本文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2023年度规划课题“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与文旅融合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B202309)